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
Harianty • 15 5ei 2025 15:29
Medcom.id 美都新闻网 5 月 15 日电 :心理健康成为一个重要且需要被理解的话题。不少人仍难以区分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数据显示,2021年印尼心理障碍的患病率达到了9.8%,其中抑郁症占6.6%。这个数字不容小觑,需要尽快采取应对措施。
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-雅加达中央医院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教授钦·维古纳(Tjhin Wiguna)医生指出,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在表面上似乎有相似的症状,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。这些疾病往往开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。
“过去心理健康问题被认为只会影响成年人,但如今也严重影响到儿童和青少年,情况令人担忧,”钦教授说。
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种需要被重视的心理健康挑战。在此之前,公众应当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。
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难以分辨幻觉与现实。他们常常在特定情况下难以控制情绪和感受。“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示会听到奇怪的声音,看到并不存在的事物,”钦教授说道。
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、围产期或出生时的并发症、环境因素,以及神经发育异常(大脑结构异常)。其症状包括阳性症状(幻觉、妄想)、阴性症状(缺乏动机、情感平淡),以及紊乱型症状(言语不连贯、行为不合时宜)。
至于双相障碍,它是一种导致患者情绪剧烈波动的心理状况。在这种状况下,患者的情绪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。双相障碍症状通常以不同的情绪阶段表现出来,例如躁狂期(情绪高涨或易怒)、抑郁期(深度悲伤并有自杀倾向)、过度活跃、极度快乐与精力充沛等。双相障碍可能由多种风险因素引发,包括遗传、环境、神经生物学以及心理社会因素。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。
尽管存在各种风险因素,钦教授强调,目前尚无单一明确的原因能够解释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发生。因此,公众不应自行诊断。